武吉坎贝拉小贩中心的管理者Canopy Hawkers Group被指要求摊贩自费送出免费餐,受访摊贩表示,签合约时已被告知该条款,并强调应遵守合约精神,不应反悔。公众意见不一,有食客认为免费餐是直接有效的助人方式,但也有人担心,这种做法若带有道德绑架的意味,不太合适。
《8视界新闻网》早前报道,本地美食家司徒国辉在社交媒体发文,指武吉坎贝拉小贩中心的管理公司在摊贩合约内注明,小贩必须自费参与爱心传递活动,每个月送出30份免费餐,另外再预留30份免费餐回馈忠诚顾客,一个月得准备60份免费餐。卫生部长兼三巴旺集选区国会议员王乙康对此反驳说,帖文说法不全面。
管理公司Canopy Hawkers Group在社媒Facebook发文澄清,三年前在处理摊位申请时,收到超额申请,每个摊位平均有九人竞争。竞标的标准之一是申请者是否愿意参与社区回馈,因此免费餐计划被纳入合约条款中。
不过,计划至今尚未正式启动。公司表示,已将原本每月提供30份爱心餐的安排,调整为三年内提供100份,平均每月不到三份。这项修改已体现在2023年8月的合约变更上。
此外,由于目前尚未制定符合低收入的标准,摊贩并没有执行的义务,也不会因此受到处罚。
摊主:既然签约了就不会反悔
武吉坎贝拉小贩中心的摊贩和食客今天(13日)接受《8视界新闻网》访问时,对免费餐看法不一。
摊主陈小姐表示:“签合约的时候就知道要提供100份免费餐,我也答应了。虽然我有跟管理公司说我只有一个人在工作,可能无法在一天内提供100份,需要分批提供。”
她表示:“签合同时就已经答应了,不能因为人手不够而反悔。”
销售行业任职的食客李先生表示,如果是三年内送出100份免费餐,等于是1000天送100份,占比并不高。他认为摊贩可以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,多收两毛钱,用来帮助低收入家庭。
李先生说:“一两毛钱对大多数人来说还可以接受”。他也建议,管理方可以考虑减免租金,作为替代方案。
李太太则认为,这样的规定不太合理,因为摊贩也很辛苦,是要赚钱的,改成让消费者自愿捐助一两份爱心餐会更好。她也建议,政府可以提供协助,从协助低收入家庭自力更生或增加收入的角度出发,会是更理想的做法。
食客:应集思广益 众人拾柴火焰高
任职律师的娄先生认为这项计划的出发点是好的,但如果带有强迫或道德绑架的意味,就不太合适。他表示,社区也可以发挥调动作用,比如鼓励食客捐一两块钱,不仅是支持弱势群体,也是一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,让他们了解社会上不同群体的需要。
娄先生说:“让大家提想法和建议,集思广益,众人拾柴火焰高,不管是小贩、食客、学生,有人出钱,有人出力,有人帮忙宣传,大家都来做贡献。”
58岁的食客符先生则认为,小贩必须非常清楚合约内容,不能含糊,要看清楚是“可选择”(option)还是“必须执行”的条款。如果是必须执行,小贩签了合约就表示双方都同意;如果是可选择的,小贩则有权决定是否提供。
他也认为,免费餐的方案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,能够帮助到低收入家庭。